第492章 武道等级(4/5)
了艰辛与挑战,但他从未放弃过对更高境界的追求。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时,独自在庭院中修炼,希望能在武学上有所突破。杜午阳说完了武功层次划分,又说起武举选拔:“而武举选拔一是气力,二是武艺。武艺有千百种先不说,单以气力论,武童生考核至少要有一鼓之力方为合格。放到军中可为悍卒。”他伸出一根手指,在空中用力地晃了晃,强调着武童生的气力要求,“武秀才的话则要有一牛之力,能扛一千五百斤重的鼎,放在军中就是百夫长。”他双手做出扛鼎的姿势,身体微微下蹲,膝盖弯曲,腿部肌肉紧绷,仿佛真的在扛起一座千斤重鼎,展示着武秀才所需的强大力量。他的动作标准而有力,让人不禁想象那千钧之力的震撼。周围的捕快们都瞪大了眼睛,惊叹于这强大的力量,有人小声嘀咕:“这得多大的力气啊,咱啥时候能有这本事。”
“武举人就要有五马之力,能负重五千斤。至于武进士则不论武艺气力都已经是世间绝顶之辈,一入沙场进就是十荡十绝的先锋猛将,退就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殿帅。”杜午阳的声音越来越激昂,仿佛在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,战场上硝烟弥漫,武进士们骑着高头大马,挥舞着锋利的兵器,奋勇杀敌。他们的身影在战火中穿梭,每一次冲锋都带着无尽的气势,每一次挥剑都能斩断敌人的防线。“他们是战场上的传奇,是国家的栋梁,是无数练武之人梦寐以求的目标。”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,那是对武道巅峰的向往,也是对这些强者的敬仰。他想起曾经在战场上见过的一位武进士,那英勇无畏的身姿,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,激励着他不断前行。
杜午阳顿了顿,又继续说道:“大易朝四百八十州,人口亿万,练武之人如过江之鲫,多不胜数。而每三年一届的武举科考,武秀才不过数万,武举人更是只有寥寥数千,而武进士则是千万中选一,真正的武道骄子,每届不会超过一百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感慨,这个世界的武道竞争是如此激烈,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。他想起那些在武举考场上拼搏的身影,有的人满怀希望而来,却失望而归,只有极少数人能站在巅峰,接受众人的敬仰。“每一个踏上武举之路的人,都怀揣着梦想和热血,但真正能站在巅峰的,却只是极少数。”这不仅是对众人的提醒,也是对自己武道之路的反思。他深知自己虽然在武道上有了一定的成就,但距离真正的巅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“你们现在都还不过开拳练肉,要做的就是现在好好练武功,打下坚实的根基。将来若有造化,自会有一番前程。”杜午阳看着眼前的一众捕快衙役,语重心长地说道,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许,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珍惜机会,努力修炼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他深知,这些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,他们的努力将决定着苍南县的治安,甚至影响着整个大易朝的武道发展。“记住,武道之路没有捷径,唯有勤奋和坚持,才能让你们走得更远。”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仿佛是在为众人敲响警钟,提醒他们在追求武道的道路上,要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。他想起自己年轻时,也是在前辈的鼓励下,才坚定了武道之路,如今他也希望能成为这些年轻人的引路人。
“武童生,武秀才,武举人,武进士,真的是丝丝入扣,把天下练武之人都囊括了进去。这个大易皇朝真的是好大的气魄。”苏禅在心里暗自惊叹,他对照着前世的科举制度,越发觉得这个世界不同寻常。
要知道前世也是有武举的,只是那等时代,武人的武艺考量不过是弓马骑射,说到底终究不过是常人。他回忆起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武举场景,与眼前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武道世界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但看看方才杜午阳演练的武艺,一招一式,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