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(2/3)
但微微前倾的身体也泄露了内心的紧张。“见鬼,他们真的做到了第一步。”
施耐德嘟囔着,拿起咖啡杯却发现已经空了。
“初始中子产生是最简单的部分……”
舒尔廷的眼睛紧盯着数据流:
“当然理论上,只要中子增殖系数能够大于1,反应堆就能自发运行……”
她没有参与赌约,从语气中也听不出什么悲喜。
范德维尔没有说话,他的目光在几个关键参数之间快速切换,大脑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性。
以及,他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华夏人需要如此多的铍。
如果只是用于反射中子,那么屏蔽壳内层就已经可以发挥足够的作用。
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蓝色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。
14:45,中子产额达到5.20×10^4n/cm3;
15:00,3.57×10^5n/cm3;
15:15,4.84×10^6n/cm3
“天呐……”玛丽卡·德容低声感叹,下意识地抓住了座椅扶手,“他们真能做到?”
尽管她从一开始就并不看好华夏人的方案,但毕竟是搞核工业研究的,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层关系在,到了这个时候还是难免从内心生出几分希冀。
而范德维尔的眼睛更是亮得惊人,盯着中子通量数据:
“9.89×10^6……接近临界点了。”
到了这个时候,控制室里的众人似乎也已经接受了测试成功的结果。
德容和施耐德更是几乎同步地掏出钱包,从里面取出20欧元,在背后偷偷塞到了范德维尔手中……
……
然而,就在这时,黄知涛的声音突然变得急促:
“中子产额增长率下降!当前9.91×10^6,增速减缓30%。”
核反应堆不是核弹,不可能让链式反应无休止地加速下去,因此当中子产额到达一定程度之后,肯定会逐渐趋于平缓。
但无论如何不应该是现在。
对于HFR来说,不足10^7cm3的中子密度,肯定是不足以维持链式反应自发进行的。
这一点从另外一个屏幕上的反应性曲线也能看出来。
只有外部引入的反应性消除,即反应堆总反应性达到或超过0,反应堆才算是进入临界状态。
而现在,数据还明显停留在X轴以下。
研究中心内的气氛瞬间凝固,彭觉先快步走到黄知涛身后:“检查探测器!”
“探测器工作正常,老师。”
黄知涛的声音有些发抖:
“增长率持续下降……9.93……9.94……”
数据流的刷新速度甚至不足以让他念出完整的科学计数法,只能以前面的数字代替,但变化幅度却越来越小。
方鉴明立即调整转鼓组参数:
“引入额外反应性,50pcm。”
屏幕上,蓝色曲线的上升几乎停滞。
HFR控制室报告:“堆芯反应性-0.001,功率增长停止。”
彭觉先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,他转向方鉴明:“尝试方案B,调整射线入射角度。”
又是二十分钟的紧张调整,中子产额艰难地爬升到9.94×10^6,然后再次停滞。
方鉴明看向彭觉先,眼中满是询问。
“再加100